合同有效性定义
**合同有效性定义**
合同有效性,是指合同在成立之后,对合同当事人和法院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它是合同从成立到生效再到终止的一个全过程,体现了合同在法律上的存在价值。合同的有效性是合同当事人实现预期利益的关键,也是法律对交易安全的保障。
合同有效性的判断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时,需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当事人应当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其所订立的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二、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其内心的意思表示与其外在表现相一致。这是合同有效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存在欺诈、胁迫等行为,或者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样的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合同内容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即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如果合同内容存在上述问题,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四、合同标的确定和可能
合同标的是指合同所涉及的权利义务内容,它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合同标的应当明确具体,且能够确定。同时,合同标的也应当具有可实现性,即当事人通过履行合同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如果合同标的不明确、不确定或无法实现,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在判断合同有效性时,还需要注意以下特殊规定:
1.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最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综上所述,合同有效性是指合同在成立之后,对合同当事人和法院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判断合同有效性的标准主要包括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以及合同标的确定和可能等方面。在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参考相关法律规定和特殊规定来判断合同的效力。